中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中东 澳新 非洲
首页 时政 社会 经济 商业 金融 科技 军事 健康 文化 娱乐 体育

巨大沙盘上的幻影 乌克兰战争的两条战线

2022年03月09日 地区:欧洲

image.png

到3月8日,从2月24日开始的乌克兰战争已经进行了约莫两周。俄军近两周来从“维和”、“特种行动”到近乎大纵深全面推进的变化值得品鉴。俄军从兵贵神速到拖延战机的一系列表现及其战法在乌克兰的运用是值得留意的;莫斯科和基辅两侧的“认知作战”也几乎成为覆盖在战场沙盘上的幻影,为此次大战增添奇观。

在取得战果之前

在战事开始之前,外界曾经对俄军部署在乌克兰东、北方向的至少五十多个“营战术群”(BTG)抱有过高期望。很多人都以为俄军以1,300辆到1,200辆各型坦克、3,400辆到2,900辆各型装甲车辆、34处到28处地面卫星指挥部、1,800门至1,600门各型火炮、近600架各型航空器的巨大规模,加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霸权地位,可能会在乌克兰展示一下其摧枯拉朽的军力,重演一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扮演的角色。

image.png

俄、乌双方虽然举行了三次“和谈”,但是就核心的领土等问题来说,双方其实也没法对话。(新华社)

2月24日俄军在战争迷雾下的突然行动也让外界轻率地以为乌克兰即将灭亡。约在莫斯科当地时间上午7时许,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乌克兰武装部队的军事基础设施、防空设施、军用机场和航空设施因“高精度武器”而瘫痪,到9时,俄军再次宣布“乌克兰武装部队的防空系统已被压制”。此后,莫斯科也传出基辅高层似已逃亡等传闻。

但从2月26日开始,外界发现逐渐发现俄军在空中力量掩护下的行动似乎并不够迅捷。沿公路高速机动的俄军坦克及装甲车辆甚至出现因机械故障而被抛弃的尴尬局面。俄军空降兵虽然第一时间突入乌克兰要害,但后续部队未能跟上,导致突袭变成了紧急撤退。与此同时,随着乌军不时能派出少量战斗机展示存在,又能击落一些近地轰炸的俄军战机,这让此前俄军宣传的“乌军空中力量已被消灭”等宣传落空了。

更糟的是,比起俄军的不实战果,乌克兰方面顶住压力的现实也超乎外界的预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当局非但没有像想象的那样迅速逃散,反而坚持到了第一批象征性北约援助的到来。泽连斯基本人还借助短视频等手段,意外提振了近两年来因施政乏力、丧失对地方控制力而下跌的民意。它意味着俄军虽然仍在战场上具备相当大的优势,但他依靠信息轰炸等手段短时间瓦解乌克兰战斗人员意志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曾在东乌地区指挥民兵取得大捷,后被莫斯科召回并赋闲至今的俄方指挥官斯特列科夫(Igor Strelkov)认为,俄军在2月24日于四个方向展开的突然袭击虽然在短时间内让乌军手足无措,随着突袭结束、战争开始,以少量部队开始突袭的俄军很快就要面对同样拥有重武器和地形优势的乌军。俄军又因为其“维和”需要,在重火力的施展上自缚手脚,导致苏梅、赫尔松、别尔江斯克等至少6座俄军围困的大城市并未完成清理及占领工作。

随着俄军优势兵力及装备在乌克兰的纵深穿插难以一时奏效,俄方与乌方在2月28日后的三次“和谈”也无疾而终。俄方更在用实际行动告诫所有人:如需促成谈判,最好需要有效战果。

被修饰的定局

到3月上旬,俄、乌战场的态势正处于一种疲软而萎靡的局面。在历经了开战后48小时间的所谓“大穿插”之后,俄军终于暂停了这种缺乏后勤保障而导致丢弃装备的浪费行为。开始在顿巴斯一线的主要城市实施攻城。在这个时候,俄乌双方冲突的结果已因双方国力、军力对比而成定局,关键只在于双方最终会遭遇多大损失。

根据俄、乌两国媒体资料,俄军继续围困苏梅、切尔尼戈夫,并开始凭借重型火力,以不惜毁灭城区主要设施的代价夺取了赫尔松,开进了哈尔科夫、尼古拉耶夫和马里乌波尔等重要城市,其中马里乌波尔已被大部夺取。

image.png

在泽连斯基稳定了乌克兰民心之后,利沃夫的军心也逐渐稳定起来。(美联社)

如无意外,俄军将在近期彻底打通从俄罗斯沿黑海沿岸直达第聂伯河的南线补给线。乌军在扎波罗热到顿涅茨克一带的重兵集团则有可能陷入俄军第二梯队穿插后形成的包围圈。考虑到乌军在城内筑垒尚有抛弃重装备,随“绿色通道”与难民撤离的可能,如主动出城突围则有可能遭遇俄军轰炸,面临重大损失。这使得第聂伯河以东的其他交战地区因此愈加沉闷。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个时候,随着基辅方面发动的“认知作战”开始启动,来自乌克兰的声音反而让外界以为俄军似乎前景不佳。

由于泽连斯基一侧在开战不久即以坚守基辅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俄方宣传的不实,这一优势随即被乌方转化为攻击的动力,并开始在“有图有真相”、“所见即所得”的社交媒体上通过短视频等手段展开有效反击。只不过乌方宣传过于夸大,譬如其“击毙俄军近万人,缴获装备无算”等战报可信度不高,这也让外界难以进一步采信其战果。

事已至此,本次俄乌战争的战果似乎也能得出一个初步性的结论:俄军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依然具有战略上的主动权,但俄军出动的兵力似不足以制服拥有四千万人口的乌克兰。至于乌克兰当局,寄希望于北约、欧盟外援的它似乎也只能苦撑待变,在超级周期与“拉尼娜”引发的寒流中竭力坚持。在俄、乌任何一方取得决定性战果之前,双方基于“认知作战”、信息轰炸而来的另一条战线将继续附着在战场上空,并对战局起修饰性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

Comments